一、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工作流程
臨床醫(yī)師開具靜脈輸液治療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→用藥醫(yī)囑信息傳遞→藥師審核→打印標簽→貼簽擺藥→核對→混合調配→輸液成品核對→輸液成品包裝→分病區(qū)放置于密閉容器中、加鎖或封條→由工人送至病區(qū)→病區(qū)藥療護士開鎖(或開封)核對簽收→給患者用藥前護士應當再次與病歷用藥醫(yī)囑核對→給患者靜脈輸注用藥。
二、臨床醫(yī)師開具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
醫(yī)師依據對患者的診斷或治療需要,遵循安全、有效、經濟的合理用藥原則,開具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,其信息應當完整、清晰。
病區(qū)按規(guī)定時間將患者次日需要靜脈輸液的長期醫(yī)囑傳送至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。臨時靜脈用藥醫(yī)囑調配模式由各醫(yī)療機構按實際情況自行規(guī)定。
三、審核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操作規(guī)程
負責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審核的藥師逐一審核患者靜脈輸液處方或醫(yī)囑,確認其正確性、合理性與完整性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。
(一)形式審查: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內容應當符合《處方管理辦法》、《病例書寫基本規(guī)范》的有關規(guī)定,書寫正確、完整、清晰,無遺漏信息。
(二)分析鑒別臨床診斷與所選用藥品的相符性。
(三)確認遴選藥品品種、規(guī)格、給藥途徑、用法、用量的正確性與適宜性,防止重復給藥。
(四)確認靜脈藥物配伍的適宜性,分析藥物的相容性與穩(wěn)定性。
(五)確認選用溶媒的適宜性。
(六)確認靜脈用藥與包裝材料的適宜性。
(七)確認藥物皮試結果和藥物嚴重或者特殊不良反應等重要信息。
(八)需與醫(yī)師進一步核實的任何疑點或未確定的內容。
對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存在錯誤的,應當及時與處方醫(yī)師溝通,請其調整并簽名。因病情需要的超劑量等特殊用藥,醫(yī)師應當再次簽名確認。對用藥錯誤或者不能保證成品輸液質量的處方或醫(yī)囑應當拒絕調配。
四、打印標簽與標簽管理操作規(guī)程
(一)經藥師適宜性審核的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,匯總數(shù)據后以病區(qū)為單位,將醫(yī)師用藥醫(yī)囑打印成輸液處方標簽(簡稱:輸液標簽)。核對輸液標簽上患者姓名、病區(qū)、床號、病歷號、日期,調配日期、時間、有效期,將輸液標簽按處方性質和用藥時間順序排列后,放置于不同顏色(區(qū)分批次)的容器內,以方便調配操作。
(二)輸液標簽由電腦系統(tǒng)自動生成編號,編號方法由各醫(yī)療機構自行確定。
(三)打印輸液標簽,應當按照《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(guī)范》有關規(guī)定采用電子處方系統(tǒng)運作或者采用同時打印備份輸液標簽方式。輸液標簽貼于輸液袋(瓶)上,備份輸液標簽應當隨調配流程,并由各崗位操作人員簽名或蓋簽章后,保存1年備查。
(四)輸液標簽內容除應當符合相關的規(guī)定外,還應當注明需要特別提示的下列事項:
1.按規(guī)定應當做過敏性試驗或者某些特殊性質藥品的輸液標簽,應當有明顯標識;
2.藥師在擺藥準備或者調配時需特別注意的事項及提示性注解,如用藥濃度換算、非整瓶(支)使用藥品的實際用量等;
3.臨床用藥過程中需特別注意的事項,如特殊滴速、避光滴注、特殊用藥監(jiān)護等。
五、貼簽擺藥與核對操作規(guī)程
(一)擺藥前藥師應當仔細閱讀、核查輸液標簽是否準確、完整,如有錯誤或不全,應當告知審方藥師校對糾正。
(二)按輸液標簽所列藥品順序擺藥,按其性質、不同用藥時間,分批次將藥品放置于不同顏色的容器內;按病區(qū)、按藥物性質不同放置于不同的混合調配區(qū)內。
(三)擺藥時需檢查藥品的品名、劑量、規(guī)格等是否符合標簽內容,同時應當注意藥品的完好性及有效期,并簽名或者蓋簽章。
(四)擺藥注意事項:
1.擺藥時,確認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種藥品的批號相同;
2.擺好的藥品應當擦拭清潔后,方可傳遞入潔凈室,但不應當將粉針劑西林瓶蓋去掉;
3.每日應當對用過的容器按規(guī)定進行整理擦洗、消毒,以備下次使用。
(五)擺藥準備室補充藥品:
1.每日完成擺藥后,應當及時對擺藥準備室短缺的藥品進行補充,并應當校對;
2.補充的藥品應當在專門區(qū)域拆除外包裝,同時要核對藥品的有效期、生產批號等,嚴防錯位,如有塵埃,需擦拭清潔后方可上架;
3.補充藥品時,應當注意藥品有效期,按先進先用、近期先用的原則;
4.對氯化鉀注射液等高危藥品應當有特殊標識和固定位置。
(六)擺藥核對操作規(guī)程:
1.將輸液標簽整齊地貼在輸液袋(瓶)上,但不得將原始標簽覆蓋;
2.藥師擺藥應當雙人核對,并簽名或蓋簽章;
3.將擺有注射劑與貼有標簽的輸液袋(瓶)的容器通過傳遞窗送入潔凈區(qū)操作間,按病區(qū)碼放于藥架(車)上。
六、靜脈用藥混合調配操作規(guī)程
(一)調配操作前準備:
1.在調配操作前30分鐘,按操作規(guī)程啟動潔凈間和層流工作臺凈化系統(tǒng),并確認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(tài),操作間室溫控制于18℃~26℃、濕度40%~65%、室內外壓差符合規(guī)定,操作人員記錄并簽名;
2.接班工作人員應當先閱讀交接班記錄,對有關問題應當及時處理;
3.按更衣操作規(guī)程,進入潔凈區(qū)操作間,首先用蘸有75%乙醇的無紡布從上到下、從內到外擦拭層流潔凈臺內部的各個部位。
(二)將擺好藥品容器的藥車推至層流潔凈操作臺附近相應的位置。
(三)調配前的校對:調配藥學技術人員應當按輸液標簽核對藥品名稱、規(guī)格、數(shù)量、有效期等的準確性和藥品完好性,確認無誤后,進入加藥混合調配操作程序。
(四)調配操作程序:
1.選用適宜的一次性注射器,拆除外包裝,旋轉針頭連接注射器,確保針尖斜面與注射器刻度處于同一方向,將注射器垂直放置于層流潔凈臺的內側;
2.用75%乙醇消毒輸液袋(瓶)的加藥處,放置于層流潔凈臺的中央區(qū)域;
3.除去西林瓶蓋,用75%乙醇消毒安瓿瓶頸或西林瓶膠塞,并在層流潔凈臺側壁打開安瓿,應當避免朝向高效過濾器方向打開,以防藥液噴濺到高效過濾器上;
4.抽取藥液時,注射器針尖斜面應當朝上,緊靠安瓿瓶頸口抽取藥液,然后注入輸液袋(瓶)中,輕輕搖勻;
5.溶解粉針劑,用注射器抽取適量靜脈注射用溶媒,注入于粉針劑的西林瓶內,必要時可輕輕搖動(或置震蕩器上)助溶,全部溶解混勻后,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藥液,注入輸液袋(瓶)內,輕輕搖勻;
6.調配結束后,再次核對輸液標簽與所用藥品名稱、規(guī)格、用量,準確無誤后,調配操作人員在輸液標簽上簽名或者蓋簽章,標注調配時間,并將調配好的成品輸液和空西林瓶、安瓿與備份輸液標簽及其他相關信息一并放入筐內,以供檢查者核對;
7.通過傳遞窗將成品輸液送至成品核對區(qū),進入成品核對包裝程序;
8.每完成一組輸液調配操作后,應當立即清場,用蘸有75%乙醇的無紡布擦拭臺面,除去殘留藥液,不得留有與下批輸液調配無關的藥物、余液、用過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。
(五)每天調配工作結束后,按本規(guī)范和操作規(guī)程的清潔消毒操作程序進行清潔消毒處理。
(六)靜脈用藥混合調配注意事項:
1.不得采用交叉調配流程;
2.靜脈用藥調配所用的藥物,如果不是整瓶(支)用量,則必須將實際所用劑量在輸液標簽上明顯標識,以便校對;
3.若有兩種以上粉針劑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輸液時,應當嚴格按藥品說明書要求和藥品性質順序加入;對腸外營養(yǎng)液、高危藥品和某些特殊藥品的調配,應當制定相關的加藥順序調配操作規(guī)程;
4.調配過程中,輸液出現(xiàn)異?;驅λ幤放湮椤⒉僮鞒绦蛴幸牲c時應當停止調配,報告當班負責藥師查明原因,或與處方醫(yī)師協(xié)商調整用藥醫(yī)囑;發(fā)生調配錯誤應當及時糾正,重新調配并記錄;
5.調配操作危害藥品注意事項:
(1)危害藥品調配應當重視操作者的職業(yè)防護,調配時應當拉下生物安全柜防護玻璃,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線,以確保負壓;
(2)危害藥品調配完成后,必須將留有危害藥品的西林瓶、安瓿等單獨置于適宜的包裝中,與成品輸液及備份輸液標簽一并送出,以供核查;
(3)調配危害藥品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、手套、口罩及檢查后的西林瓶、安瓿等廢棄物,按規(guī)定由本醫(yī)療機構統(tǒng)一處理;
(4)危害藥品溢出處理按照相關規(guī)定執(zhí)行。
七、成品輸液的核對、包裝與發(fā)放操作規(guī)程
(一)成品輸液的檢查、核對操作規(guī)程:
1.檢查輸液袋(瓶)有無裂紋,輸液應無沉淀、變色、異物等;
2.進行擠壓試驗,觀察輸液袋有無滲漏現(xiàn)象,尤其是加藥處;
3.按輸液標簽內容逐項核對所用輸液和空西林瓶與安瓿的藥名、規(guī)格、用量等是否相符;
4.核檢非整瓶(支)用量的患者的用藥劑量和標識是否相符;
5.各崗位操作人員簽名是否齊全,確認無誤后核對者應當簽名或蓋簽章;
6.核查完成后,空安瓿等廢棄物按規(guī)定進行處理。
(二)經核對合格的成品輸液,用適宜的塑料袋包裝,按病區(qū)分別整齊放置于有病區(qū)標記的密閉容器內,送藥時間及數(shù)量記錄于送藥登記本。在危害藥品的外包裝上要有醒目的標記。
(三)將密閉容器加鎖或加封條,鑰匙由調配中心和病區(qū)各保存一把,配送工人及時送至各病區(qū),由病區(qū)藥療護士開鎖或啟封后逐一清點核對,并注明交接時間,無誤后,在送藥登記本上簽名。
八、靜脈用藥調配所需藥品與物料領用管理規(guī)程
(一)藥品、物料的請領、保管與養(yǎng)護應當有專人負責。
(二)藥品的請領:
1.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藥品的請領應當根據每日消耗量,填寫藥品請領單,定期向藥庫請領,藥品請領單應當有負責人或指定人員簽名;
2.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不得調劑靜脈用藥調配以外的處方;
3.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不得直接對外采購藥品,所需的藥品一律由藥學部門藥品科(庫)統(tǒng)一采購供應。
(三)藥品的驗收:
1.負責二級藥庫管理的藥師應當依據藥品質量標準、請領單、發(fā)藥憑證與實物逐項核對,包括品名、規(guī)格、數(shù)量及有效期是否正確,藥品標簽與包裝是否整潔、完好,核對合格后,分類放置于相應的固定貨位,并在發(fā)藥憑證上簽名;
2.凡對藥品質量有質疑、藥品規(guī)格數(shù)量不符、藥品過期或有破損等,應當及時與藥品科(庫)溝通,退藥或更換,并做好記錄。
(四)藥品的儲存管理與養(yǎng)護:
1.藥庫應當干凈、整齊,地面平整、干燥,門與通道的寬度應當便于搬運藥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;藥品儲存應當按“分區(qū)分類、貨位編號”的方法進行定位存放,按藥品性質分類集中存放;對高危藥品應設置顯著的警示標志;并應當做好藥庫溫濕度的監(jiān)測與記錄;
2.藥庫具備確保藥品與物料儲存要求的溫濕度條件:常溫區(qū)域10℃~30℃,陰涼區(qū)域不高于20℃,冷藏區(qū)域2℃~8℃,庫房相對濕度40%~65%;
3.藥品堆碼與散熱或者供暖設施的間距不小于30厘米,距離墻壁間距不少于20厘米,距離房頂及地面間距不小于10厘米;
4.規(guī)范藥品堆垛和搬運操作,遵守藥品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,不得倒置存放;
5.每種藥品應當按批號及有效期遠近依次或分開堆碼并有明顯標志,遵循“先產先用”、“先進先用”、“近期先用”和按批號發(fā)藥使用的原則;
6.對不合格藥品的確認、報損、銷毀等應當有規(guī)范的制度和記錄。
(五)已建立醫(yī)院信息系統(tǒng)的醫(yī)療機構,應當建立電子藥品信息管理系統(tǒng),藥品存量應當與一級庫建立電子網絡傳遞聯(lián)系,加強藥品成本核算和賬務管理制度。
(六)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所用藥品應當做到每月清點,賬物相符,如有不符應當及時查明原因。
(七)注射器和注射針頭等物料的領用、管理應當按本規(guī)范的有關規(guī)定和參照藥品請領、驗收管理辦法實施,并應當與藥品分開存放。
九、電子信息系統(tǒng)調配靜脈用藥規(guī)程
(一)電子信息系統(tǒng)靜脈用藥調配流程:
1.由醫(yī)師按照《處方管理辦法》和《電子病歷基本規(guī)范(試行)》有關規(guī)定,負責將患者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分組錄入電腦;
2.將靜脈輸液醫(yī)囑直接傳遞至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;
3.經藥師審核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的適宜性后,自動生成輸液標簽及備份輸液標簽或采用電子處方信息系統(tǒng)記錄,上述標簽或記錄均應當有各道工序操作人員的信息。
(二)建立電子藥品信息管理系統(tǒng)。處方或用藥醫(yī)囑打印成輸液標簽,并在完成調配操作流程后,自動減去處方組成藥品在二級庫所存藥品數(shù)量,做到賬物相符,并自動形成藥品月收支結存報表。
十、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人員更衣操作規(guī)程
(一)進出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更衣規(guī)程。進出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應當更換該中心(室)工作服、工作鞋并戴發(fā)帽。非本中心(室)人員未經中心(室)負責人同意,不得進入。
(二)進入十萬級潔凈區(qū)規(guī)程(一更):
1.換下普通工作服和工作鞋,按六步手清潔消毒法消毒手并烘干;
2.穿好指定服裝并戴好發(fā)帽、口罩。
(三)進入萬級潔凈區(qū)規(guī)程(二更):
1.更換潔凈區(qū)專用鞋、潔凈隔離服;
2.手消毒,戴一次性手套。
(四)離開潔凈區(qū)規(guī)程:
1.臨時外出:在二更室脫下潔凈隔離服及帽子、口罩整齊放置,一次性手套丟入污物桶內;在一更室應當更換工作服和工作鞋;
2.重新進入潔凈區(qū)時,必須按以上更衣規(guī)定程序進入潔凈區(qū);
3.當日調配結束時,脫下的潔凈區(qū)專用鞋、潔凈隔離服進行常規(guī)消毒,每周至少清洗2次;一次性口罩、手套一并丟入污物桶。
十一、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清潔、消毒操作規(guī)程
(一)地面消毒劑的選擇與制備:
1.次氯酸鈉,為5%的強堿性溶液,用于地面消毒為1%溶液,本溶液須在使用前新鮮配制,處理/分裝高濃度5%次氯酸鈉溶液時,必須戴厚口罩和防護手套;
2.季銨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,有腐蝕性;禁與肥皂水及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聯(lián)合使用,應當在使用前新鮮配制;
3.甲酚皂溶液,有腐蝕性,用于地面消毒為5%溶液, 應當在使用前新鮮配制。
(二)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清潔與衛(wèi)生管理其他規(guī)定:
1.各操作室不得存放與該室工作性質無關的物品,不準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(室)用餐或放置食物;
2.每日工作結束后應當及時清場,各種廢棄物必須每天及時處理。
(三)非潔凈區(qū)的清潔、消毒操作程序:
1.每日工作結束后,用專用拖把擦洗地面,用常水擦拭工作臺、凳椅、門框及門把手、塑料筐等;
2.每周消毒一次地面和污物桶:先用常水清潔,待干后,再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及污物桶內外,15分鐘以后再用常水擦去消毒液;
3.每周一次用75%乙醇擦拭消毒工作臺、成品輸送密閉容器、藥車、不銹鋼設備、凳椅、門框及門把手。
(四)萬級潔凈區(qū)清潔、消毒程序:
1.每日的清潔、消毒:調配結束后,用常水清潔不銹鋼設備,層流操作臺面及兩側內壁,傳遞窗頂部、兩側內壁、把手及臺面,凳椅,照明燈開關等,待揮干后,用75%乙醇擦拭消毒;
2.每日按規(guī)定的操作程序進行地面清潔、消毒;
3.墻壁、頂棚每月進行一次清潔、消毒,操作程序同上。
(五)清潔、消毒注意事項:
1.消毒劑應當定期輪換使用;
2.潔凈區(qū)和一般輔助工作區(qū)的清潔工具必須嚴格分開,不得混用;
3.清潔、消毒過程中,不得將常水或消毒液噴淋到高效過濾器上;
4.清潔、消毒時,應當按從上到下、從里向外的程序擦拭,不得留有死角;
5.用常水清潔時,待揮干后,才能再用消毒劑擦拭,保證清潔、消毒效果。
十二、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規(guī)程
生物安全柜屬于垂直層流臺,通過層流臺頂部的高效過濾器,可以過濾99.99%的0.3μm以上的微粒,使操作臺空間形成局部100級的潔凈環(huán)境,并且通過工作臺面四周的散流孔回風形成相對負壓,因此,不應當有任何物體阻擋散流孔,包括手臂等。用于調配危害藥品的生物安全柜,應當加裝活性炭過濾器用于過濾排出的有害氣體。
(一)清潔與消毒:
1.每天在操作開始前,應當使用75%的乙醇擦拭工作區(qū)域的頂部、兩側及臺面,順序應當從上到下,從里向外;
2.在調配過程中,每完成一份成品輸液調配后,應當清理操作臺上廢棄物,并用常水擦拭,必要時再用75%的乙醇消毒臺面;
3.每天操作結束后,應當徹底清場,先用常水清潔,再用75%乙醇擦拭消毒;
4.每天操作結束后應當打開回風槽道外蓋,先用蒸餾水清潔回風槽道,再用75%乙醇擦拭消毒。
(二)生物安全柜的操作與注意事項:
1.有1至2位調配人員提前半小時先啟動生物柜循環(huán)風機和紫外線燈,關閉前窗至安全線處,30分鐘后關閉紫外線燈,然后用75%乙醇擦拭生物安全柜頂部、兩側及臺面,順序為從上到下、從里到外進行消毒,然后打開照明燈后方可進行調配;
2.紫外線燈啟動期間,不得進行調配,工作人員應當離開操作間;
3.紫外線燈應當定期檢測,如達不到滅菌效果時,應當及時更換燈管;
4.所有靜脈用藥調配必須在離工作臺外沿20厘米,內沿8~10厘米,并離臺面至少10厘米區(qū)域內進行;
5.調配時前窗不可高過安全警戒線,否則,操作區(qū)域內不能保證負壓,可能會造成藥物氣霧外散,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或污染潔凈間;
6.生物安全柜的回風道應當定期用蒸餾水擦拭清潔后,再用75%乙醇消毒;
7.生物安全柜每月應當做一次沉降菌監(jiān)測,方法:將培養(yǎng)皿打開,放置在操作臺上半小時,封蓋后進行細菌培養(yǎng),菌落計數(shù);
8.生物安全柜應當根據自動監(jiān)測指示,及時更換過濾器的活性炭。
(三)每年應當對生物安全柜進行各項參數(shù)的檢測,以保證生物安全柜運行質量,并保存檢測報告。
十三、水平層流潔凈臺操作規(guī)程
(一)物品在水平層流潔凈臺的正確放置與操作,是保證潔凈臺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。從水平層流潔凈臺吹出來的空氣是經過高效過濾器過濾,可除去99.99% 直徑0.3mm以上的微粒,并確??諝獾牧飨蚣傲魉佟S糜陟o脈用藥調配操作的水平層流臺的進風口應當處于工作臺的頂部,這樣可保 證最潔凈的空氣先進入工作臺,工作臺的下部支撐部分可確??諝饬魍?。此類層流潔凈臺只能用于調配對工作人員無傷害的藥物,如電解質類藥物、腸外營養(yǎng)藥等。
(二)清潔與消毒:
1.每天在操作開始前,有1至2位調配人員提前啟動水平層流臺循環(huán)風機和紫外線燈, 30分鐘后關閉紫外燈,再用75%乙醇擦拭層流潔凈臺頂部、兩側及臺面,順序為從上到下,從里向外進行消毒;然后打開照明燈后方可進行調配;
2.在調配過程中,每完成一份成品輸液調配后,應當清理操作臺上廢棄物,并用常水清潔,必要時再用75%的乙醇消毒臺面;
3.每天調配結束后,應當徹底清場,先用常水清潔,再用75%乙醇擦拭消毒。
(三)水平層流潔凈臺的操作與注意事項:
1.水平層流潔凈臺啟動半小時后方可進行靜脈用藥調配;
2.應當盡量避免在操作臺上擺放過多的物品,較大物品之間的擺放距離宜約為15厘米;小件物品之間的擺放距離約為5厘米;
3.潔凈工作臺上的無菌物品應當保證第一時間潔凈的空氣從其流過,即物品與高效過濾器之間應當無任何物體阻礙,也稱“開放窗口”;
4.避免任何液體物質濺入高效過濾器,高效過濾器一旦被弄濕,很容易產生破損及滋生霉菌;
5.避免物體放置過于靠近高效過濾器,所有的操作應當在工作區(qū)內進行,不要把手腕或胳膊肘放置在潔凈工作臺上,隨時保持“開放窗口”;
6.避免在潔凈間內劇烈的動作,避免大聲喧嘩,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(guī)則;
7.水平層流潔凈臺可劃分為3個區(qū)域:
(1)內區(qū),最靠近高效過濾器的區(qū)域,距離高效過濾器10~15厘米,適宜放置已打開的安瓿和其他一些已開包裝的無菌物體;
(2)工作區(qū),即工作臺的中央部位,離潔凈臺邊緣10~15厘米,所有的調配應當在此區(qū)域完成;
(3)外區(qū),從臺邊到15~20厘米距離的區(qū)域,可用來放置有外包裝的注射器和其他帶外包裝的物體(應盡量不放或少放)。
8.安瓿用砂輪切割和西林瓶的注射孔蓋子打開后,應當用75%乙醇仔細擦拭消毒,去除微粒,打開安瓿的方向應當遠離高效過濾器;
9.水平層流潔凈臺每周應當做一次動態(tài)浮游菌監(jiān)測,方法:將培養(yǎng)皿打開,放置在操作臺上半小時,封蓋后進行細菌培養(yǎng),菌落計數(shù)。
(四)每年應對水平層流潔凈臺進行各項參數(shù)的檢測,以保證潔凈臺運行質量,并保存檢測報告。
十四、其他
醫(yī)療機構開展其他集中或者分散的臨床靜脈用藥調配,參照以上各項有關操作規(guī)程執(zhí)行,具體實施規(guī)程由各醫(yī)療機構負責制定。